“小叶子,绿油油,小甜瓜,圆溜溜。娃娃玩耍当成球,滚来滚去乐悠悠……”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,阎良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,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围绕“推进成果就地转化,服务疫后产业复兴”的主题,加快构建“有效供给—转化服务—区域示范—产业集聚”的成果就地转化全链条,抒写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“阎良篇章”。

 

云图片

 

自开展“百城百园”行动以来,阎良区以甜瓜品牌保卫战为抓手,以“五大工程”为依托,“四大高效模式”和“十大关键技术”为途径,阎良甜瓜产业正在进入由面积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,由全面无公害向全面绿色发展转变,由高产导向向优质导向转变的关键阶段,全面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化进程。

甜瓜之得名,元代《农书》中说“其肉与瓤,甘胜糖蜜”;明代《本草纲目》中说“甜瓜之味甜于诸瓜,故独得甘、甜之称”,皆因其味之甘美。据有关专家考证,我国种植甜瓜的历史源远流长,是世界上栽培甜瓜最古老的国家之一。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钱山漾遗址就发现了甜瓜种子。

目前,我国是世界甜瓜最大的生产国,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45%以上,产量占55%以上。在我国,甜瓜产地主要有以陕西、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,以湖南、湖北、安徽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,以海南、广西为代表的华南地区。

而西安市阎良区则是全国最大的早春甜瓜产区。

自1998年引进种植,甜瓜在阎良地区开枝散叶阎至今已有23年历史,甜瓜产业也实现了四次质的飞跃。

上世纪末,1998年早春厚皮甜瓜品种在阎良关山镇康桥村试种成功,当年亩产效益每亩达到7000元,“瓜-棉套种”技术被广泛应用,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被打破,在规避了单一作物种植所带来的自然和市场风险,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也有了较高的增加,阎良甜瓜实现第一次飞跃。

第二次飞跃来自于“早蜜一号”为代表的甜瓜杂交品种的引进和推广,农民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,摸索早春促早栽培栽培技术,利用火炕育苗和多层覆盖及早上市,进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厚皮甜瓜生产基地。

2006年-2015年,西农大甜瓜示范站建立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,标志着阎良的甜瓜产业真正走上了科技兴农的轨道,阎良区早春厚皮甜瓜产业实现全面无公害,阎良甜瓜产业又由此实现了第三次飞跃。

2016年后,阎良区全面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,甜瓜产业产生了第四次飞跃,由全面无公害向全面绿色转变,随着电商和新媒体销售的兴起,阎良区甜瓜产业由局域市场销售,扩大到全国市场,参与全国市场竞争,甜瓜在阎良地区,并非偶然。

 

云图片

 

阎良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均气温13.6摄氏度,降水量537.5毫米,日照2026.8小时,全年无霜期215天,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光照充足,温差鲜明,非常适合甜瓜种植。

占尽天时地利,阎良成就了甜瓜;人们勤劳聪颖,甜瓜也成就了阎良。

由于品牌亮、品质优、口感好、耐运输等优点,“阎良甜瓜”深受消费者和客商的喜爱,畅销河南、江苏、上海、湖南、湖北等二十多个省市,并走出国门,远销俄罗斯及远东地区。2016年,阎良成为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安全示范区。

2020年,阎良区甜瓜种植面积已达到6.5万亩,占全区耕地面积种的27.1%,总产值 56亿元,带动周边蒲城、富平、临潼等地发展早春设施甜瓜10万亩以上,年产量20余万吨,形成了以阎良为核心的全国最大早春甜瓜生产基地,甜瓜产业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000元以上,占农民人均纯收益的20%以上,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。

目前,“阎良甜瓜”已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,“全国十佳农产品”品牌,阎良也因此被中国果品质量流通协会授予“中国甜瓜之乡”荣誉称号。